考研马原辨析题真题及答案解析精选 1. [文]社会历史是有规律的, 所以历史事件是可以重复出现的。 答案要点: (1)社会历史规律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各要素之间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它具有客观性、 普遍性、 重复性的特点。 规律的重复性是指同类历史事件中共同的本质的东西一再发挥作用。 (2) 历史事件是历史主客体多种复杂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它总是个别的、 具体的、 不可重复的。 历史发展规律的重复性正是通过一个个不可重复的历史事件体现出来的, 但不能由此得出历史事件可以重复出现的结论。 2. [理] “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 答案要点: (1)“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是说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 这是由于人的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人的正确认识不仅具有客观性,而且具有主观性和差别性。 (2) 所谓客观真理是指人的认识中含有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 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表明人的认识的主体差别性, 而这些具有差别的认识是否是真理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是真理, 应由实践来检验。 承认人的认识的主观性和差别性, 并不等于否定客观真理。 3. [文]价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有价格的必有价值。 答案要点: (1)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 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2) 但是, 商品经济条件下, 某些并非商品也不具有价值的东西, 却取得了商品的形式, 可以买卖, 从而具有价格。 尽管价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但有价格的东西并不一定具有价值。 4. [理]相对剩余价值是超额剩余价值产生的前提。 答案要点: (1) 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 由于必要劳动时间的缩短, 从而相应地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产生的剩余价值。 超额剩余价值是个别企业首先提高劳动生产率,使产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 又按社会价值出售而获得的。 (2) 由于资本家普遍追求超额剩余价值, 使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 生活资料价值下降, 从而劳动力的价值下降, 必要劳动时间缩短, 剩余劳动时间相对延长, 实现了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该命题的错误在于颠倒了相对剩余价值与超额剩余价值产生的因果关系。 |